貴要有貴的道理就好,怕的是貴還沒道理的貴。
早上沒出門,起得晚,吃個早飯就回去寫日記。趕在12點之前寫完,簡單洗了個澡,下樓退房。退房的時候,跟前臺交流了幾句。
比方她問我下一步飛哪兒,我說迪拜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她問什么時候起飛,我說接近四點。
她說那時間還挺充裕,我說是的,我打算吃點momo再去。
她樂了,說你很喜歡momo,也就是餃子。我說,是的,在我們國家也是個傳統(tǒng)吃食。
然后我問從這里打車到機場大概多少錢。她說要1000盧比(50塊錢),如果讓他們酒店幫忙叫就750。
我謝過,出門找momo店。
差不多我能辨認的文字就是“momo”。所以當我在酒店附近找到家飯館,就算沒有一個英文的店名,我也能從牌子上的momo的尼泊爾文判斷這兒是有這個玩意兒的。不過,店家說得等20分鐘,估計得現(xiàn)包。雖然時間上充裕,但我也不是很樂意把時間都泡在這兒。于是要了個面加瓶飲料,也就200盧比(10塊錢)。
剛吃完飯,我就被大雨給攔住了。畢竟是雨季,這雨真說來就來。就有點像這國家的停電,昨晚說停就停。
等雨小了,在店門口攔了個的士,一問價錢,700盧比(35塊),得了。在博卡拉那次坐了500盧比,略貴,但現(xiàn)在比較下也還可以接受。
到達機場,的確是窮國,連機場這樣的面子工程也比較簡陋。換登機牌,過移民局蓋出境章,然后安檢。東西簡陋到得自己把安檢籃子往傳送機上放。
到迪拜需要坐兩程。先到印度德里,再德里轉(zhuǎn)機迪拜。兩程都是印度航空。到德里只需要一小時半。不過上飛機的時候居然還得男女分開兩列接受再次行李開包,在機艙門外也是絕了。我就差點跑到女士那一列,這回兒有個從那邊跑錯回來的說,ladies' lane,得得。
早上從加德滿都出發(fā)的時候刷了幾集小破站一位在印度尼赫魯大學讀書的學生拍的日志。單就吃的來說,我覺得飛機餐比他們學校里的食堂好。雖然也不是沒有黑科技,比方奶油蛋糕下面的蛋糕部分是泡在黑色的糖糊里面的,就覺得有點惡。再來就是第二程那個酸奶,里面居然有鹽,也就是個咸咸的味兒。不過總體來說,我覺得是吊打國內(nèi)普通航線提供的飛機餐的。
它并不好,只是其他的更次,全靠同行襯托。
在加德滿都機場充電樁子前,我遇到個也是去迪拜的女生。我說她頭上有些花,她說那是本地人送本地人出行的儀式,也就是撒了些花在頭上,沒全清理掉的。我說,我也想經(jīng)歷這一出。而她說,只有當?shù)厝擞羞@福氣。
在德里轉(zhuǎn)機的時候,拍了拍機場里面的東西,比方免稅店、流動售貨車、用大幅明星照來區(qū)分男女的廁所之類??上У氖菦]有印度簽證,否則是真想去這地方走走看了。
第二程開始前得先過機場一關,在檢查機票護照的時候,官員問我打算待幾天,我說一周,又說有沒有機票(回程我想的話估計是),我說沒訂。與我的被盤問相比,旁邊一個英國女生就順利多了,那邊話也不多說,就給門頭干事,咣咣蓋戳。差距明顯,我們偉大的祖國啊。
作為免簽國,在迪拜機場辦入境還是快的。就一個入境章,也沒問別的啰嗦問題。不過第二程長于第二程,加上晚點半小時,我到達迪拜已經(jīng)沒有辦法坐地鐵了。于是我體驗了一把富人的快樂——坐了回豪華版的的士。
車絕對是好車,甚至是豪車,司機也是一身正裝穿得筆挺,而貴也是真貴。我在離開加德滿都的時候把手里所剩所有的尼泊爾盧比跟絕大多數(shù)剩余的泰銖都換成了美元,但其實也就70刀。而這一趟的士費就是42刀,300人民幣。好家伙,這就是給迪拜定調(diào)子了吧。
其實酒店住宿費用還好,四星級,每晚370左右。說實在的,我四月份在北京住全季每天500呢,哪怕是上個月在西藏住個快捷酒店漢庭都334了,這個370的四星級絕對吊打這倆,除了不包早以外,包早或者半包全包那就貴了。
回到文章開頭,貴要有貴的道理,別坑人就行,中國人別坑中國人嘛,親。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