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中,很多人都不知道予觀夫巴陵勝狀,在洞庭一湖_予觀夫巴陵勝狀,其實非常簡單,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予觀夫巴陵勝狀,在洞庭一湖_予觀夫巴陵勝狀相關(guān)的一些知識,我們一起來學(xué)習(xí)下吧!
(資料圖)
1、夫:指示代詞,相當于“那”。
2、整句意思是: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。
3、出自北宋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,原文為:予觀夫巴陵勝狀,在洞庭一湖。
4、銜遠山,吞長江,浩浩湯湯,橫無際涯;朝暉夕陰,氣象萬千。
5、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,前人之述備矣。
6、然則北通巫峽,南極瀟湘,遷客騷人,多會于此,覽物之情,得無異乎?譯文: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,全在洞庭湖上。
7、洞庭湖包含遠方的山脈,吞吐著長江的流水,浩浩蕩蕩,寬闊無邊,清晨湖面上撒滿陽光、傍晚又是一片陰暗,景物的變化無窮無盡。
8、這就是岳陽樓雄偉壯麗的景象。
9、前人對這些景象的記述已經(jīng)很詳盡了,雖然這樣,那么這里北面通向巫峽,南面直到瀟水、湘江,被降職遠調(diào)的人員和吟詩作賦的詩人,大多在這里聚會,觀賞這里的自然景物而觸發(fā)的感情,大概會有所不同吧?擴展資料創(chuàng)作背景:這篇文章寫于慶歷六年(1046)。
10、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內(nèi)憂外患的年代,對內(nèi)階級矛盾日益突出,對外契丹和西夏虎視眈眈。
11、為了鞏固政權(quán),改善這一處境,以范仲淹為首的政治集團開始進行改革,后人稱之為“慶歷新政”。
12、但改革觸犯了封建大地主階級保守派的利益,遭到了他們的強烈反對。
13、而皇帝改革的決心也不堅定,在以太后為首的保守官僚集團的壓迫下,改革以失敗告終。
14、“慶歷新政”失敗后,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呂夷簡,范仲淹貶放河南鄧州,這篇文章便是寫于鄧州,而非寫于岳陽樓。
15、作者簡介:范仲淹(989年8月29日-1052年5月20日),字希文,漢族。
16、吳郡吳縣(今江蘇蘇州市)人。
17、北宋時期名臣,杰出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學(xué)家。
18、皇祐四年(1052年),改知潁州,扶疾上任,逝世于途中,時年六十四。
19、追贈兵部尚書、楚國公,謚號“文正”,世稱范文正公。
20、一生政績卓著,曉暢軍事,文學(xué)成就突出。
21、著作有《范文正公文集》傳于世。
22、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-岳陽樓記。